优质盘点那些好看的电视剧

游戏风火轮
游戏风火轮
682次浏览
2020-04-03 16:32:37
  • 《走向共和》:

    2003年首播,当时是央视的年度大作,据说投资是上亿的,结果播了一半就叫停了,停播的原因当时也是众说纷纭,闹得沸沸扬扬,我印象里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高层觉得前半部百日维新那部分的剧情有影射老江当时垂帘听政的意思,不过如果真的要对《走向共和》当中的影射点刨根问底的话,基本上每一集都能淘出彩蛋来,以至于今天的网友纷纷感慨,《走向共和》当年能通过审查简直就是个奇迹

    不过突然被禁这一点,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把《走向共和》在迈向神坛的道路上大大得推了一把,至少在海外的影响力基本上无出其右者,我们今天抛开那些人为添加的光环,重新回过头来欣赏一遍《走向共和》的话,还是能看出一些小问题,比如剧情在辛丑条约之后冗余堆砌感越来越重,人物刻画也越来越脸谱化,不过对于一部容量如此丰富的巨著来说,这些小问题也只能说是瑕不掩瑜。

    《走向共和》最大的魅力在于她的真诚,不管是剧外还是剧中都是如此,在剧外,很多观众都激动地表示在看完《走向共和》之后历史价值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更重要的是,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颠覆性的震撼,很多观众开始慢慢培养起了自我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这个角度讲,《走向共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开启民智的作用,在剧中,据说导演张黎为了更好的还原一种真实的历史情境,反复推敲剧本,所翻阅参考的资料堆起来有几个人那么高,而全剧核心主演孙淳为了更好的在外形上契合袁世凯,不惜舍弃自己师奶杀手的形象,主动增肥四十斤,正是因为有了全剧组这种精益求精和孜孜以求的态度,才为我们奉献出了这样一部无与伦比的神作。

    《大明王朝1566》:

    2007年首播,张黎时隔四年之后再次出手,不过和《走向共和》巨大的影响力不同的是,《大明王朝》显得非常小众,名气相对也小得多,但是这并不妨碍《大明王朝》获得极高的口碑,相对于《走向共和》来说,《大明王朝》的剧情更加连贯,前后一气呵成,节奏控制恰到好处,而人物塑造更加老练,全剧演员基本是张黎在《走向共和》中的老部下,一众老戏骨把个个角色都演绎得鲜活生动

    《大明王朝》精妙绝伦的剧本是她成为神作的关键,每一句台词都值得反复玩味,可以说是做到了每看一遍都有全新感受的境界,全剧对于中国官场的刻画,其力度之深,其味道之足也全面超过了八年前的神作《雍正王朝》,而剧中对于每一个角色的那种设身处地的关怀所洋溢出的人文情怀也和《走向共和》一脉相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明王朝》是中国电视剧的一个标杆,和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任何一部电视剧相比都毫不逊色。

    《大宅门》:

    2001年首播,是当年的收视冠军,在两岸三地都红得一塌糊涂,《大宅门》从开机起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当时最大的噱头就是各路大牌导演演员纷纷加盟,无偿前往剧组客串,据说当时早已退出电视圈多年的姜文甚至都愿意担任主演,不过今天重新回过头来看,《大宅门》能成为神剧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她有一个神剧本,导演郭宝昌的养父就是同仁堂的乐家,他少年时便在同仁堂当学徒帮工,对于老北京药房的各色人等和各色故事可以说是耳濡目染,浸入骨髓,郭宝昌从青年时代起就开始慢慢构思《大宅门》的故事,五十年来几经酝酿,几经删改,厚积薄发,精雕细琢,最终打磨出了《大宅门》这样的神级剧本。

    “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踏踏实实地讲一个好的故事,一部好的电视剧说到底了就是这么回事,今天的很多电视剧从资金和技术的角度来讲已经非常成熟了,可是拍出来总是让人失望,所谓“雷”剧横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雷”角色,“雷”台词,说到底了,就是故事编的太烂,在《大宅门》里主角白景琦也常常干各种出格的事情,说起话来也时常“语出惊人”,可是我们看了都觉得很亲切,很过瘾,因为白景琦虽然语出惊人,但说的都是人话,虽然办事出格但办的都是人事,要吸引观众的眼球并不需要刻意为之的哗众取宠,“说人话,办人事”,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