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西小河的夏天》父亲的背影很复杂

腾讯韩流
腾讯韩流
546次浏览
2020-04-17 14:21:45
  • 曾经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提问,大意是:你记忆中最舒服的一幕是怎样的。其中一个答案这样讲:

    "我是南方孩子,小时候,夏天的傍晚下着雨,父母在隔壁的的房间里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我躺在床上,心里满是闲适和安全,昏昏欲睡。"

    电影《西小河的夏天》完美还原了这样的童年:南方小镇屋檐下,灯光温暖昏黄,拌馅儿的妈妈、包粽子的爸爸、在一旁玩耍的小男孩。这家人住在江南水乡-绍兴市-的老街区里,往聚族而居的木制阁楼群,是明清时代遗留下来的老建筑,叫台门。

    白墙黛瓦映衬着满目滴翠,这便是绍兴的夏天。绍兴是导演周全的家乡,隔着银幕你能强烈感觉到他对小桥流水、街巷斜阳的眷恋,仿佛那中间藏着他的精神故乡。

    江浙地域题材的电影极其少见,而银幕之外的现实中,"台门"建筑和曾长"居"其间的文化,正在时代的更迭中慢慢消失。能用自己的创作留住童年和故乡的记忆,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电影是视听的艺术,一部电影的色调和场景,就是整部片子内核与气质的体现。绍兴的隽永秀丽得天独厚,《西小河的夏天》便如一副细腻圆融的卷轴画,轻易让背景不同的各方观众感到舒适和愉悦。尤其对我这种北方长大的孩子,简直是一秒爱上。

    但《西小河的夏天》不是那类XX地方一家人的故事,"戏"淡而动人的,永远是谁都懂得、谁也经历过的人生。唯有如此,观众才能在对人生四季的体会和感悟中,收获带有一丝怅然的高级享受。

    所以去年的釜山国际电影节把KNN观众奖颁给了这部85后中国导演的处女作。KNN观众奖由参与釜山国际电影节的观众票选得出,可以说是一种人民选择奖,用来鼓励那些以纯粹的创作呈现和留住一段平凡人真实人生的作品。

    ━━━━━

    人生少年

    那时候,父母还年轻,时间过得还很慢,所有的小事都很大,而所有大事

    的发生,你都不曾察觉。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一切事,都是人生初体验,"天"一样大而严重,然而很多好像下一秒就要爆发的"灾难",却似乎又莫名其妙地瓦解掉了。

    这是因为作为小孩,你还不知道世界的运转规律是什么,你还是这个世界的宝宝,大人们努力地在化解生活中的危机,为了自己却也尤其为了保护你。这是人生必经的顺序:小时候被父母的爱保护着,长大后,你就得变成那个肩负责任的人。

    还有分离这门必修课。小孩子面对分离的痛苦,是本能地拒绝接受,ta只能通过哭闹、耍脾气来表达恐惧、不舍和悲伤。 看到《西小河的夏天》里顾晓阳,有没有让你想起时光隧道那一头的自己?

    但愿你能对ta投去抚慰的一笑~

    ▲少年顾晓阳

    ━━━━━

    人生老年

    走了那么久的人生路,那些心灵还未干涸的成人,会变成硬壳怪爷爷(或者怪奶奶)。对于已经成人的儿子辈,他们的attitude"硬"到无坚不摧,没准还像《西小河的夏天》里郑爷爷那样喜欢赌气地叫嚷:"父子不合、天经地义"。而面对孙子辈,"硬壳"们却能把自己一生经历淘洗出的清醒、坚定和智慧磨成细腻香甜的豆浆,双手奉上。

    因为走了那么久的人生路,再硬壳的人都难免寂寞孤独,与业已成人的儿女之间的代际冲突、对变化的时代的对抗和恐惧,都让硬壳爷爷内心向往新的情绪依托。

    所以祖孙辈之间往往能迅速形成一种联盟,更不要提他们是一对儿都讨厌被束缚的老男孩和小男孩。

    硬壳爷爷当然是睿智的,他教训小男孩的爸爸 - 一个年龄上早已成熟但面对世界依然手足无措的中年父亲: "孩子翅膀硬了自然要四处飞,没有人要你对他的未来负责。"

    这是他自己深刻的感悟,他懂得下一代的能量在一天天上升,而前一代的能量总是一天天减少,人生的循环不过是:年富力强的父亲想要主导小男孩的生活,而成年后的儿子想要主导老父亲的生活。

    《西小河的夏天》里郑爷爷对旧时光有坚守,独自留在老台门里守着亡妻的遗照,闲时饮茶看球赛,自得其乐,但他最终还是决定破开心结,带上照片离开邵兴城的旧家去深圳和儿子一起生活。这是一个老人对变迁的世事和城市化进程的承认和接受。

    但愿你我年老时,也能像郑爷爷这样又硬壳又柔韧。

    ▲一个男人的少年、中年和晚年

    ━━━━━

    人到中年

    还记得今天推文开头提到的那个画面吗: 南方小镇屋檐下,灯光温暖昏黄,拌馅儿的妈妈、包粽子的爸爸、在一旁玩耍的小男孩。

    这个画面里,人生的各种梦想正在小男孩心里萌发,而他那位身体发福的父亲,却满怀中年人隐秘的心思:对妻子蒸蒸日上的事业成绩不以为然,却又因此暗自担忧她会不会嫌弃自己不够成功和有钱。

    对功名利禄的焦虑,总会在男人中年时达到顶峰。

    于是《西小河的夏天》里小男孩的父亲顾建华总不自觉地想起单位新来的那位年轻美好的姑娘,倒并非出于什么巨大的邪念,只是因为她的花季年纪能让自己那颗长期浸泡在平淡庸常中的心,再度轻快地跳动起来。

    ▲中年顾建华

    对男性来说,"中年"应该是他们中的大多数最不喜欢的人生阶段吧:手脚被各种现实责任束缚,每增加一岁,仿佛就"成功"又更远了一点。

    于是不少人在这个年纪企图"故技重施",用自己年轻时成功追求妻子的路线 - 谈文化、聊文学- 来打动青春貌美的女同事,以证明自己的魅力还在,对生活还是有点儿把握。其实他们并不知道,他们在世界的眼里和顾建华一样,幼稚又笨拙。

    顾建华并不是当下这个互联网时代中人见人厌的油腻中男,这个九十年代末的体制内,踏实勤恳又谨小慎微,能让很多80,90后回忆起自己的父亲中年时的样子,也能让很多现在儿女业已成年的老先生们,想起自己当年的中年处境和心情。

    那么长大后也挨过不少生活耳光的你,回看二十年前仓促无错的父母,会不会莞尔一笑?

    《西小河的夏天》中小男孩的妈妈杨惠芳,同样会让80、90后们想起自己的母亲:九十年代末的那批职业女性和上班族妈妈。

    那时的社会环境还没演变成现在这般浮躁和复杂,没有"买买买"、"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噪音。那一代职业女性对工作专注而热情,下了班也能安于生活的平淡如水。杨惠芳盼着能全家搬出老旧的台门,住到大房子里去,但她不会为此施压于老公,而是想要通过角逐戏剧梅花奖并获胜从而为自己的家庭创造更好的条件。

    相信很多人都能从这位女性身上看到自己妈妈当年麻利而忙碌的样子,只是如果没有《西小河的夏天》,我们或许从未想过原来那时候年富力强的母亲,一边享受着追求事业的兴奋和愉快,一边必然要经历家庭与工作对自己精力的争夺,还可能得承受老公的外遇问题给自己带来的愤怒不安,并一个人承担解决家庭危机所必须的隐忍与坚定。

    我们作为2018年的职业女性、妻子和母亲面临的问题,其实我们的妈妈全部都经历过,而且解决得很好。

    在看《西小河的夏天》之前,我并不知道(母亲)杨惠芳的扮演者谭卓和(父亲)顾建华的扮演者张颂文是谁,对《春风沉醉的夜晚》这种公认的文艺片经典也只是听说过还没看过,不知道主演过《夜晚》的二位早就已经是业内公认的演技咖。

    电影中的杨惠芳,人物设定是10岁男孩的母亲、绍兴当地的著名越剧小生,正一心角逐当年的梅花奖。她虽人到中年,但有着专业文艺工作者那种特有的姣好、苗条和挺拔,走到哪都会引起小范围的窃窃私语。东北大妞谭卓演出了角色人设中绍兴越剧名角特有的纤细、娟秀和眉目里的自持,好厉害,弄得我还以为这是一位专业戏曲演员前来跨界出演电影。

    而张颂文老师尤其令我惊艳,《西小河的夏天》中他演绎的严肃古板的父亲、那发福的身材、笨拙的跑步姿势、洗杨梅时的一板一眼、以为自己离副校长的职位只有半步之遥时对校领导递过来的办公室钥匙的反复摸搓...让我边看电影边异常好奇导演是哪里找来的这样一位演员。

    然后我就去百度了张老师,妈耶~金牛座的男士们都有超强演技派基因是吗?陈道明、于和伟、秦昊、段奕宏、潘粤明、张一山、在《声临其境》中大杀四方最终夺冠的朱亚文.....还有这位本年度我的最惊喜发现:张颂文。

    张老师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并曾留校任教多年、不仅是擅长讲解和传授"方法派演技"的表演指导,还担任过众多明星的私人表演老师。

    一个演员能把角色塑造得多好,取决于ta对角色的理解有多深。张颂文老师对《西小河的夏天》中中年父亲的理解,在他自己的文章中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成长是每个人一辈子的功课》自成一篇情绪饱满、文笔平实隽永的散文,就问你们服不服?感动不感动?

    感谢《西小河的夏天》台前幕后这些纯粹创作状态中的人们,希望大家欣赏过后,也去欣赏一下这部电影。

    ━━━━━

    番外:张颂文老师的散文

    "《西小河的夏天》要上映了,有人问为什么我饰演的父亲这么严肃古板。两个原因,一是剧本中的人物设定就是如此,这是我表演的依据。二是在我本人的成长过程中,我的父亲就是这样的形象,对我来说颇感熟悉。

    我的父亲是个军人,退伍转业后做了公务员,二十年的军营生活使他养成了严谨自律、雷厉风行的性格,这也促使了他对我的高标准严要求。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天早上他都会叫我起床上学,不管再困、再冷我都不可以赖床,必须在睁眼后迅速下床并抓紧时间穿好衣服。我速度再快,他都会告诉我如果按照部队的要求,我早就受到记过处分了。

    父亲在我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用奶粉为我调好一杯牛奶。在我的记忆中,那种牛奶特别膻,很难喝,但我还是会装作满脸幸福的样子把牛奶放到嘴边,然后趁他一转身离开就迅速把牛奶倒在阳台,最后再拿着空杯子假装喝完的样子出去吃早饭。

    每次把空杯拿出去,爸爸都会把杯底的那一点点牛奶喝完,并且一本正经地告诉我,他小时候从来不知道牛奶的味道,希望我能珍惜。

    他每天都不厌其烦地说着同样的话,但他越说我就越不愿意喝。就这样,每天早上都是他冲牛奶,然后我再偷偷地倒掉,屡试不爽。

    “出事”那天,看着我把杯子放到嘴边后,爸爸像往常那样出去了,两秒后刚好折返回来要和我说什么,我手中的牛奶正在徐徐下降。那一刻你懂吗,时间瞬间凝固,两人定格,四目相对,本能丧失的我居然坚持把最后一滴牛奶倒干净。

    父亲当时的脸色极为难看,但他什么也没说,没有怒吼,没有责备,只是轻轻地出去了,我能感觉到他离去的背影很复杂。从那天起,他再也没给我冲过牛奶。只是把奶粉罐和空杯子放在桌上,桌上留了张纸条:牛奶是补钙的,你长身体多喝,能长高。

    我现在个子不高,兴许就和我不愿喝奶有关系。那时不懂家长的心意,现在想想,天下哪有父母不为孩子着想的呢?

    《西小河的夏天》里面,我饰演的是10岁晓阳的父亲,顾晓阳刚好就是我倒掉牛奶的年纪,拍摄的现场,我居然能透过角色瞬间理解到父亲当时的心境,很多东西顿时变得通畅多了。

    人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很难读懂父母,父母也未必知道孩子的困惑,但这些都必将过去,因为双方都在成长,成长中最无奈和最愉悦的事情,不就是理解和释然吗?希望父亲看见我倒掉牛奶时,走出去的那个复杂的背影,在拐弯处,无奈的摇摇头,然后微微一笑。"

    - 全文摘自《西小河的夏天》中男主角之一、顾晓阳爸爸顾建华的扮演者,张颂文先生的散文《成长是每个人一辈子的功课》

    本文作者:顾硬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