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镇魂》是耽美吗

风雨是天的泪
风雨是天的泪
437次浏览
2020-04-16 17:10:58
  • 《镇魂》是耽美小说《镇魂》改编拍摄的网剧。

    由于耽美题材的特殊性,估计使一些人把它们视作了小范围让自己火一把的跳板。这帮人演技良莠不齐,很难与专业演员比肩。而白宇和朱一龙在专业演员中虽然未必是演技最好的,却足以比之前人们能看到的耽美剧演员强了一大截。两个专业演员对戏,自然是火花四溅张力十足,这就让耽美群众们十分的嗨了。

    当你告诉一个腐女,她喜欢的耽美IP将被改编成剧,鉴于审查,不会有爱情元素了,这个腐女一定会暴跳如雷,开帖聚众声讨,并发下毒誓:死也不看!

    可刚刚上线一周的优酷网剧《镇魂》,却让万千腐女口径一改。腐女们一反常态,蜂拥而上,冒着狂风抽脸的危险,硬是将《镇魂》的相关微博量刷到了2209万多,并坚称《镇魂》表现的是兄弟情,不是什么爱情!

    《镇魂》相关微博约2209万条

    爆款剧《萌妻食神》相关微博约3395万条

    为了防止《镇魂》被下架,镇魂女孩齐心协力↓

    目前《镇魂》播放量已经达到3.5亿,豆瓣评分7分,虽然称不上爆款,但发展势头一片大好。

    耽美、灵异双踩雷,《镇魂》如何平衡审查与市场?

    《镇魂》改编自晋江大神级作家priest的同名小说,原著为耽美+都市灵异题材,在网剧和电视剧统一审查标准的当下,原样呈现几乎不可能。因此剧版《镇魂》改动颇大,从世界观到人物关系,全都大刀阔斧地修整了一番,最终总算顺利上线。

    1 爱情变兄弟情,如何让腐女满意?

    一般来说,耽美IP里的主角关系分两种。一种是纯爱情关系,主要表现情路之曲折,改编成剧,变爱情为友情相当于抽去了其精神内核,再怎么改也难以讨好原著粉丝。另一种就是《镇魂》里的“知己型”恋爱。

    《镇魂》之所以能让腐女们集体反水,一半靠的是保留了两大男主之间的感情内核。原著中,赵云澜和沈巍除了是爱人,更是一对生死相酬的知己,他们共同肩负护卫人间太平的使命,也就是所谓的“爱不是两个人相互对视,而是朝着同一个方向看”。

    剧中,二人相惜相重的互动都可以用“知己之情”来解释。比如赵云澜看见沈巍受伤时的异样紧张,比如沈巍对赵云澜不良生活习惯的种种意见,以及两人在“打怪”过程中的一切互帮互助。

    这些互动都点到即止,既足以敲开腐女薄如蝉翼的脑洞盖,又不会触碰任何审查红线。

    同时必须注意,耽美改编剧的主演在颜值和演技两方面一定要过关。《镇魂》能够打破腐女圈层,蔓延至普通女性观众,另一半靠的就是两大主演。白宇与朱一龙颜值达标、表演不违和,本身也符合人物性格,加上后期积极配合宣传,才让该剧的市场反响达到了最大化。

    IP改编相对原创剧本而言,在选角上确实面临更大的压力。你永远不知道腐女会将人物脑补得有多完美(要多完美有多完美),如果主角颜值不达标,或演技不足以撑起与原著相符的人物气质,那就等着被无视或者群嘲吧。

    2 “仿科学”世界观通用原理

    大多数公司对IP进行改动都是从世界观开始的,《镇魂》也不例外。

    《镇魂》原著属灵异题材,有鬼神设定,且涉及女娲、共工、三皇五帝等中国神话历史人物,在传统文化上的发挥过于大胆,不仅容易触及审查红线,对网剧而言,展现难度也非常之大。

    牵一发而动全身,小改无益,剧版《镇魂》于是完全颠覆了原著世界观,并推翻了默认的地球设定,让故事发生在一颗名为“海星”的类地星球上,原著中的一些灵异存在也变成了“外星生物的细胞与海星生物基因序列融合的产物”。

    将无根的现代玄幻嫁接在软科幻的枝丫上,这种仿科学设定国际通用,到了中国自然也可以安全落地。除了《镇魂》,已完结的腾讯网剧《结爱·千岁大人的初恋》也采用了同样的手法,将狐妖设定改为来自天狐星的外星物种,顺理成章。

    需要注意的是,“仿科学”设定之所以能够过审,在于其将现实与幻想完全割裂了,根本目的是不让受众,尤其是低年龄层人群沉溺于幻想,对现实产生认知障碍。如何操作才能达到这一标准,还需根据具体项目来定。

    逻辑混乱,剧情单薄,审查、编剧谁该背锅?

    《镇魂》的IP影响力毋庸置疑(2016中国超级IP TOP100中名列第60位),该剧题材类型符合网生环境,主演水平也获得了市场认可,照理说如果发挥正常,应该不止目前3.5亿的播放量。

    但坏就坏在这部剧播到5-6集剧情几乎全崩,往后虽然稍有起势,但依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多数观众反映,对剧情已经不抱希望了,追的主要是主演的对手戏和感情线。

    剧情单薄幼稚且逻辑混乱,观众怒而扒编剧、寄刀片,编剧则怒而将锅推给了审查。根据编剧叶方舟的解释,审查压力太大,《镇魂》影视化几乎九死一生,面目全非情有可原。但客观来看,审查也许会干扰编剧的逻辑设定,但还不至于打乱整体创作节奏。

    该剧由一个个小故事构成,每一集都存在由于背景介绍缺失,导致的人物台词单薄、底气不足的问题。单元故事单薄无力,甚至不知所谓,观众所谓的幼稚即是说剧情缺乏可信度,让人无从产生代入感。

    当然,除了剧本问题,整部剧的节奏和质感也存在很大的bug。比如一些单元故事里配角表演尴尬,逻辑硬伤频现,气氛渲染不到位以致节奏生涩。这些都反映出导演把控力的欠缺。

    当然,不能把这些责任全都推到导演身上。通过一些造景和道具,也可以看出《镇魂》剧组在时间和经费上存在严重不足。缺钱少时,粗糙可想而知。

    但好在《镇魂》明智地将有限的时间和成本投入到了两位主角身上,两位主角也不负众望地为该剧带来了大规模流量,算是物有所值,事半功倍。一些同样缺钱少时的剧组,倒是可以学一学《镇魂》的套路。

    不过在网剧精品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下,《镇魂》这样的“返祖剧”、瘸腿剧必然是走不远的。不可否认它的亮点值得借鉴,但在未来,尽一切可能从项目开发阶段就紧抓品质才是基本的成功之道。